香港明日大屿环评暂停 学者:计划已胎死腹中

2025-9-11 02:47

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去年12月31日向环保署提交有关填海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,但报告至今仍未公布并让公众查阅。立法会工程界议员卢伟国星期三(9月10日)就此提出书面质询,要求当局交代相关工作的最新进展。 ...

面临严峻财赤问题的香港特区政府,为了优先发展“北部都会区”,决定不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开展俗称“明日大屿”的交椅洲填海工程,也不会制定推展时间表。

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去年12月31日向环保署提交有关填海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,但报告至今仍未公布并让公众查阅。立法会工程界议员卢伟国星期三(9月10日)就此提出书面质询,要求当局交代相关工作的最新进展。

负责“明日大屿”项目的发展局局长甯汉豪回复时指出,该项目目前处于前期规划和研究阶段,基于项目推展时间会放缓并且还未有具体安排,局方认为现阶段不宜继续推进有关的法定环评程序,包括环评报告让公众查阅、提交给环境咨询委员会及环保署署长考虑、批准等。

她强调,“为避免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揣测及争论”,待填海工程的推展时间表大致确定,并按当时需要更新环评报告后,当局才会向环保署提交报告并按程序供公众查阅及寻求审批。

甯汉豪说,港府会继续完成已开展的研究,包括土地勘探、填海及主要交通基建的初步设计、土地发展相关的技术评估等工作。她说,完成这些研究后,仍须进行其他研究,包括详细的工程设计,方可有条件进入填海阶段。因此,本届政府任期内未具备条件开展填海工程。

港府去年10月公布《施政报告》时,仍称会“稳慎推展”交椅洲人工岛,目标为年底前启动项目填海部分的环评程序,并在2025年完成审批工作,以及展开详细工程设计。但到了今年2月,新一份《财政预算案》却只字未提项目,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当时称“明日大屿一定排在北部都会区之后”。今年4月,甯汉豪则称项目虽然放慢,但会继续环评工作。

香港房价在过去十多年持续高企,时任特首林郑月娥在2018年《施政报告》提出“明日大屿”计划,希望通过填海以增加土地供应。但林郑在2021年的《施政报告》又提出在香港北区建设“北部都会区”。

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星期一(9月8日)出席一个论坛时表示,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10至20年最主要的土地和房屋供应来源,港府未来10年提供的3000公顷熟地中,有超过一半即约1700公顷来自北都,北都也会供应约21万个住宅单位。

香港中文大学政务与政策科学学院讲师孔永乐接受《联合早报》访问时认为,港府星期三的表态,意味着“明日大屿”计划已胎死腹中。

他表示,若港府未来集中发展北部大都会,先要搞清楚香港与邻近的大湾区城市的比较优势,然后集中资源发展个别领域,避免资源重迭或错配,“香港在国际化人才及市场、高端医疗保健及高等教育具备优势。港府可以制订相关政策发展以上领域,进一步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融合及发展,例如提供优惠政策,吸引香港及外国的中小企在指定的创科、高端医疗及科研等领域发展。”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
全部回复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