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
Discuz!

默认版块

大喵小娱    发表于  前天 07:5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7 1
为什么最近“返乡潮”刷屏了?当大量农民朋友开始从城市撤回农村生活,为什么提出“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”?

原神小鬼是我    发表于  前天 07:53 | 显示全部楼层
近期,“返乡潮”频频登上热搜,引发广泛关注。数据显示,2025年多地春节返乡人口显著增长,如广东云浮达158.5万人,同比上涨14.2%;湖南衡阳县超18万农民工返乡,其中4万余人因岗位减少未能返城。这股从城市向乡村的“逆流”,并非简单的“逃离城市”,而是多重现实因素驱动下的理性抉择。

首先,城市就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。过去吸纳大量农民工的建筑、制造等行业出现订单收缩,工地开工不足,“有工无活”成为常态,直接影响收入稳定性。与此同时,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——房租、饮食、通勤等开销让许多家庭入不敷出,“城市赚钱城市花,年底空手回老家”成了不少人的写照。相比之下,农村生活成本低、自有住房与土地资源可提供基本保障,返乡成为更稳妥的选择。

其次,乡村振兴战略释放出强大“拉力”。近年来,国家在农村基础设施、网络通信、物流体系等方面投入巨资,截至2025年,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已达83.7%,电商、直播带货、乡村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。政策层面也持续加码:返乡创业最高可获10万元补贴,部分地区提供50万元无息贷款,技能培训、就业帮扶车间等配套措施不断完善。越来越多“新农人”带着城市积累的资金、技术与视野回乡创业,不仅实现个人价值,还带动本地就业,形成良性循环。

然而,面对如此规模的人口回流,农业农村部于2025年11月13日明确提出“防止形成规模性返乡滞乡”,强调“两稳一防”——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、稳定务工收入,防止因失业导致规模性返贫。这一提法并非阻止返乡,而是警惕短期内大量人口集中回流可能带来的压力:若农村产业承接能力不足、公共服务跟不上,可能导致返乡人员“回得去、留不下、富不了”,反而陷入新的困境。

因此,政策重点在于“有序引导”与“双向支撑”:一方面,城市通过“以工代赈”、技能升级等方式稳岗扩就业,留住愿意留下的劳动力;另一方面,乡村加快培育特色产业,完善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公共服务,让返乡者真正“安居乐业”。

说到底,“返乡潮”不是城乡发展的倒退,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新阶段。它折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多元追求,也考验着城乡融合发展的深度与温度。唯有政策精准发力、产业持续赋能,才能让每一次“归来”,都成为希望的开始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关于我们

Copyright © 2001-2025, 公路边.    Powered by 公路边|网站地图|网站地图

GMT+8, 2025-11-22 23:39 , Processed in 0.107291 second(s), 29 queries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