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秋岁    发表于  昨天 05:3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4 0
  的深度车评包括车评人、数码博主、用户在哪的已经做了很多了,所以再走一遍流程实在很无聊,所以我偷懒就把检索到的十个重点关注的问题,做了一一的回答,而且为了绝对的安全,这次也没有找技术支持做底盘的客观评价,所以全部都是我个人主观看法,并且用词十分之严谨,可能有点绕但是多听两遍肯定能听懂。

  站在我的角度,很多车主如果不是为了激情,我认为6月底那个时间点转单成功的是明智的选择,因为目前来看YU7更适用于家庭,而且整车完成度更高。

  当然如果跟直接竞争对手相比,YU7具备抢Model Y订单的能力,因为从体验角度来说YU7明显更中国,而且两个品牌的营销策略差不多,很容易切中买人群的心理,用户画像上是有重合度的。

  YU7的产品亮点,大空间+大动力,就这两条,特别是动力分级我觉着做得特别好,特别是针对小米这样的新品牌来说,一台车必须有记忆点,动力强悍这个记忆点很直接也很容易感知,就是用户接受起来没有门槛,当然既然选择把动力这个门槛最低的产品亮点变为主打,那么自然就要承担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后果,大家都是成年人,都有身份证。

  至于整体质感,就很正常,这车开起来一个字形容“平”,就是非常正常的驾驶感知,如果说要等很久再提车,那么可能按照如今的纯电车迭代速度,等真正提到车,跟同期其他产品对比,可能也就没那么领先了,当然这也是小米选择很发愁产能的原因,快速迭代的时代背景下不能尽快交车,用户可能就会觉得后续产品更有购买价值,这也可能是导致催单的实际原因。

  剩下的大家就看片子吧,个人觉得属于效率很高且有干货的车评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关于我们

Copyright © 2001-2025, 公立边.    Powered by gonglubian|网站地图

GMT+8, 2025-9-18 02:56 , Processed in 0.147336 second(s), 26 queries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