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云的天空    发表于  昨天 16:1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4 0
The20StudiosFOOD20by20Geoff20Sobelle003Photo20Credit20Maria20Baranova_0.jpg
杰夫·索贝尔剧作《食物》形式创新,挑战剧场定义和界限。
美国演员、制作人杰夫·索贝尔(Geoff Sobelle)的互动剧场《食物》(Food),把新电信水滨剧院变为晚宴现场,展开一场关于个人记忆和食物演变的对话。人类社会如何从狩猎采集时代,迈向工业化,发展到如今的过度消费?吃,意味着享受还是折磨,消费还是奉献?《食物》中,创作者、演员也是餐饮业者,部分观众成为桌上客,一同观看、参与、思考饮食课题。《食物》以实物做戏,同时充满巧妙障眼法,或以灯光、虚像等物调度场景,既以真作假,也以假乱真。
在2025年新加坡国际艺术节上才演过“Home”,本地观众还来不及忘记,又再与杰夫·索贝尔碰头。这次他同样不让观众闲着,无论是宴桌上的观众,还是普通观众。最忙的当然还是索贝尔,备料只是一部分,更多是在人们的眼皮底下变魔术,从餐桌底下掏出法宝,包括拿出话筒和剧本,让宴客形容酒的口味,分享美食记忆,或是直接点菜。没有忘记普通观众,他还在剧场走一圈,询问观众最喜欢的食物,为说出“叻沙”和“苹果”的观众圆梦,维持一种变魔术的表演风格。烤马铃薯?他从刨土播种浇水,种马铃薯开始备菜。极地鱼类?他穿上冬衣带上冰刀,把餐桌空间变成极地冰川,刨冰捕鱼。
观众不能乖乖坐着
至于观众,从上半场的餐桌体验开始,就注定不能乖乖坐着看戏吃东西。索贝尔在普通席位随机抽取两名观众为宴客倒酒——刚好选中两名记者/艺评人。一如开场前,他也为另外两名普通观众“升等”,让她们坐到餐桌前,然而天下没有白吃的晚餐,她们的体验也包括跟着指令读剧本,而且被泥土和水花溅到。
作品的强烈互动性,比传统作品更考验演员和观众之间的默契,维持空气中的火花、戏剧性和节奏感。《食物》和观众的反应和互动如此即时,比如开始收桌时,他顺时针行走,第一名宴客未喝完的酒被索贝尔凶猛倒入桶中,坐在普通席位,一览其他桌上客迅速把酒喝光,这种来自饮食服务员的“被动攻击性”(passive aggressiveness),让剧场空气变得微妙。像热闹但也令人紧张的高级社交场合,眉角总在无声处。
餐馆打烊后,只留下主厨,独自把所有的厨余吃光,但食物已经从享受变成折磨。他把苹果、樱桃番茄、萝卜、牛排、红酒等一一吃干抹净,后来甚至包括纸巾、手机,让人惊叹而暗感不适。
索贝尔一人完成的吃之表演,算是过场,过渡到下半场的节奏语调骤变。只见他把桌布连带碗盘悉数拉走,遮羞布掀去后,桌下的大片泥土赤裸现形。也象征着显著、迫切的环境问题,他从泥土里挖出不同的物件,演绎自然世界的牦牛活动,到人类挖出石油,建起幢幢大楼,然而这一部分,环境教育意味过于强烈和宽泛。过程中,有宴客开始自顾自刨泥玩土,看上去是消遣时间,大于参与其中。
《食物》的表演性毋庸置疑,但也有许多设置用于服务表演性,可惜了前面铺垫的食物意象:从轻松享受,变为压力的、强迫的、血腥搏斗的。正当观众开始接受这种直面感官的冲击,我开始想象《食物》也许是一部大胆试验和挑战底线的作品,比如说,猛吃的后果会不会是呕吐反扑,隐喻人类一味巧取豪夺只会自食其果?可惜的是,这种尝试并没有贯彻始终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Archiver|手机版|关于我们

Copyright © 2001-2025, gonglubian.com.    Powered by 公路边|网站地图

GMT+8, 2025-8-13 22:45 , Processed in 0.208110 second(s), 31 queries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