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毛可爱酱    发表于  昨天 20:2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1 0
#市监局介入调查赵露思假助农风波##赵露思陷假助农风波# 好好好,官方下场了。本来赵露思和银河互娱解约这事我听喜闻乐见的,粉圈邪教大战娱乐门阀,都不是啥好东西,让娱乐资本一手养出来的粉圈邪教反噬自己,没有比这更喜闻乐见的事情了。但是涉及到助农还有公章的问题,这就不简单了,先给大家捋一捋。

8月12日,赵露思因在直播中以“助农”为由推荐苹果干、苹果汁登上热搜,核心质疑集中在两点:其一是定价被指偏高(约10元/罐,较一些同类产品约3元/罐),被网友批评为“假助农”;其二是所推品牌“Aaaaapple”关联企业“延安小小的果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”注册时间短、7月出现股权变更,并被指与其熟人企业存在关联,且她曾口称“不推荐品牌”却又露出包装,被认为披露不充分。

对此,她在当晚直播回应称自己“没有拿钱,只是推荐,买不买是大家的选择”;其团队对外信息还称收购了陕西地区因冰雹受损滞销的约600吨苹果、涉及四千余户农户,再加工为果干与果汁销售。

8月13日,“助农大使”证书引发质疑后,钱江视频致电陕西延长县农业农村局,工作人员明确表示“从来不发这种证书”,随后又通过微信回复记者“公章是假的”。多家媒体据此转述并跟进报道,这一点把风波从“价格与关联关系”升级到“涉嫌伪造公文印章”的合规层面。

同时,关于商品与企业信息:所售苹果干/苹果汁被指单价偏高,主播在直播中称“自己没有拿钱、只是推荐”;涉事关联企业“小小的果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”成立于2025年5月,7月发生股权变更,钱江视频梳理的股权结构亦被新浪等转引。

简要结论:这起事件已不止于“是否真助农”的口水战,关键在于供应链与资金流的透明,以及“助农大使”证书与公章真伪的权威核查;若“假公章”属实,性质与处置将明显不同于一般带货争议。

从社会层面看,这是一个信任稀缺时代。所谓“助农”,原本应由公共政策、产业链建设、农批与合作社机制来承担“稳价—稳量—稳收”的长期职责;当它被包装成一场场“故事驱动的即时义举”,风险就被外包给消费者与舆论:价格是否合理、谁拿走了利润、农户到底受益几何,这些都是普通人无法现场验真的“信用品”。久而久之,公益娱乐化带来的不是感动,而是“同情疲劳”;一次又一次的争议,会把社会对真实公益的耐心与慷慨一并透支。真正的助农,从来不是直播间里一声口号,而是冷冰冰的合同、保底收购价、结算周期与损耗率。

粉圈乱象则把道德判断“阵营化”。饭圈的组织化能力很强,既能在分钟级完成“护主”叙事,也能在小时级形成“对线地图”。问题不在于喜欢谁,而在于把公共讨论降格为“站队投票”:质疑被视为“黑”,审计被视为“抹黑”,事实被情绪替换,理性被身份消费取代。更棘手的是,当偶像与供应链、渠道、品牌发生真实的或潜在的利益耦合时,粉丝的情感资本会变成护城河,帮着把“利益冲突”粉饰为“雪中送炭”。这不仅腐蚀公共讨论的秩序,也进一步挤压真正做实事的公益主体——他们没有这样的流量与声势,却要在同一舆论场里解释复杂的成本结构与审计凭证。

正好借着话题有感而发:不妨把聚光灯从“谁带的货”移向“谁在补全本地产业链”。真正有效的助农,是订单农业与冷链能力的提升,是金融与保险把自然风险、市场风险、信用风险从农户身上剥离下来,是让农民在价格波动中依然有可预期的收入与现金流。这些沉闷而不戏剧化的工程,短期很难换来流量,却能在一纸合同、一台分级机、一条冷链上兑现“公益的可持续”。

而上述这些,就是这些年来脱贫攻坚工作者们在努力践行的事业,这才是真正的公益。让我们把聚光灯关注在这些基层工作人员身上,而不是一些浮华掠影中的所谓的“明星慈善”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Archiver|手机版|关于我们

Copyright © 2001-2025, gonglubian.com.    Powered by 公路边|网站地图

GMT+8, 2025-8-14 15:14 , Processed in 0.198197 second(s), 29 queries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