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门豹    发表于  昨天 02:2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6 0
四月份有位客户买了我的AI写作工作流;从五月份开始,他的站从0起步,短短几周就冲到日流10K。要知道这是一个超级内卷、面向消费者(ToC)的品类——按常理,这类赛道比ToB更难做。
       
他们到底做了什么不同的事?关键只有两点,而且很“极简”:
极快地铺量:他们把我的工作流当流水线来用,一天能产出10篇以上文章,持续不断。
保证质量:每篇都不马虎,有模板、有校对、有结构化(TL;DR、FAQ、要点清单),不是那种拼字数的流水账。
       
有意思的是,他们有时会对同一个关键词写多篇文章(我一开始其实不太建议这样做),但配合API批量上传+站内的内链策略,反而把覆盖度做得又宽又深:品类几乎没有不触及到的角落。
老实说,按我以前的经验(AI还没普及之前),我并不看好这种在高度竞争的ToC赛道里靠SEO快速起量,要么周期长、要么靠投入。但这次我被狠狠打脸了。这套打法两个要点同时成立:速度+质量,缺一不可。
       
还想起圈里一位大神“彪哥”的一句话。当我跟他聊我的新站策略——从关键词研究到周期规划,他三言两语就问我:“哪有那么麻烦?把那些做得好的竞争对手文章先都写一遍,不就完了?”那一刻我恍然:或许大道至简。
       
当然,这不是说可以完全摒弃关键词研究或策略规划。我的建议依然是:
先有框架(找出关键子主题、用户意图),再用高频产出去覆盖广度;
质量控制必须到位(结构化、可信来源、用户体验);
监测和迭代少不了(看数据,调整内链与合并低质页)。
       
总结一句话:当“速度”遇上“质量”,SEO的天花板会提升得比你想象的快。
#SEO #AISEO #GEO优化 #谷歌seo #独立站 #GEO #搜索关键词

SEO核心还是快速产出高质量页面.jpg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Archiver|手机版|关于我们

Copyright © 2001-2025, gonglubian.com.    Powered by 公路边|网站地图

GMT+8, 2025-8-22 07:29 , Processed in 0.120383 second(s), 31 queries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