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2日,波兰宣布关闭与白俄罗斯的全部边境口岸,这直接导致中欧班列主干线——马拉舍维奇口岸陷入停摆,扰乱了中欧贸易。不仅如此,在之后的谈判中,波兰还拒绝了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边境的请求,这相当于亲手掐断了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动脉。 波兰的决定是在9月9日发生的事件之后做出的。当时,来自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20多架无人机闯入波兰领空。尽管莫斯科和明斯克否认存在敌对意图,但华沙依旧以安全为由,明确要关闭与白俄罗斯的边境。 这一中断威胁着价值250亿欧元的中欧贸易。代表1600多家公司的欧盟中国商会警告称,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将推高欧盟主要经济体的通胀,“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,波兰和欧盟的企业将接连破产”。 自开通以来,中欧班列已成为中欧贸易的支柱。该线路途经白俄罗斯进入波兰,承担了中欧铁路货运总量的约90%。2024年,该线路货运量同比增长10.6%,货值飙升85%,达到约250.7亿欧元(约合270亿美元)。 得益于高周转率的跨境电商和高价值的工业货物,目前这条铁路桥约占中欧贸易总额的3.7%,高于上一年的2.1%。公开数据显示,约60%的货物为电子产品、机械设备、锂电池和电动汽车。 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,铁路运输不仅缩短了运输时间,也一定程度减少了空运成本。因此从整个事件来看,最无辜的一方是中欧班列,它原本是为了运输货物而建,却被卷入了地缘冲突中。不仅欧洲进口商受到了影响,中国出口商也要为此“买单”。 现在,许多托运人正在重新预订亚欧环线的远洋航线。这可以降低单位成本,但运输时间大约翻倍,给准时交货要求、开航时间表和季节性销售都带来压力。 对于时效性强的货物,贸易商正在将运输全程或部分路段的运费提高到空运,并承担巨额保费以确保按时交货。 这件事同时也展示出了运输路径多元化的重要性。虽然铁路运输是为了补足海运的短板,然而一旦中断,又给了货物运输巨大的压力,从长远来看,中国和欧盟都需要实现运输路径多元化,以减少单一路径的风险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