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建涛的歌迷    发表于  前天 21:4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2 0
潘斌龙在影视行业的成长轨迹,恰如他在喜剧舞台上的风格,没有花哨的技巧,却以扎实的脚步踩出了属于自己的节奏。
他用一个个鲜活角色证明:真正的进步从不是一蹴而就的爆发,而是把每一次出镜都当作打磨演技的契机,在"不骄不躁"的坚守中,让观众看到一个演员对职业最质朴的敬畏。



今年48岁的潘斌龙正值深耕电影领域的当打之年,多年摸爬滚打的沉淀让他迎来首部独挑大梁的电影作品——《不再退缩》。
本片由金鸡奖获奖导演齐星自编自导,是一部关于家庭温情,关于青春励志的剧情电影。



大潘首次担任第一男主,饰演的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东北老父亲刘中华。影片讲述的则是这位老父亲在痛失大女儿后,发现并发掘天生跛足的二女儿刘星榆的冰球天赋,以永不放弃的精神坚持十余年治愈女儿的跛足,并鼓励她勇敢走上冰球运动之路的故事。
《不再退缩》以父女并肩对抗命运的坚韧故事。
向观众传递出“拒绝退缩、勇敢逐梦”的励志主题。
影片中父女俩在逆境中的相互支撑与情感爆发,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共情。备好纸巾,才能更好地接住那些直抵心底的温暖与力量。



大潘在本片中褪去了喜剧标签,成功塑造了一位坚韧、温情的父亲形象。
他饰演的刘中华角色,既有普罗大众草根的韧性,为治疗女儿跛足而日夜打工,又有良性家庭教育的理性与感性,会在女儿受挫时反思并道歉,展现了“新型中国式家长”的托举式父爱。
潘斌龙:“我演的不是一个典型的东北父亲,传统的父亲可能是不太会表达爱、习惯‘我说了算’。但他是知道怎么去理解孩子、尊重孩子并且全力托举孩子的父亲。”
刘中华的父爱像一把钝刀,扎进女儿血肉却剔出骨子里的光。
针灸戏里颤抖的手、冰场上嘶吼的“爬起来”。
导演齐星用冷色调镜头拍出最滚烫的亲情,痛感与热血齐飞。
《不再退缩》的“反套路”叙事确实是其最打动人心的特质之一。
它没有回避现实的粗粝,丧女之痛的代际投射、训练压力下的母女裂痕、底层家庭在梦想与生存间的撕扯,这些“不完美”恰恰让“不退缩”有了沉甸甸的分量。



当励志故事褪去“主角光环”,那些带着伤痕却依然向前的普通人。
反而让“勇敢”二字有了更真实的温度。
而冰球场上的“暴力美学”,齐星导演把高速冲撞的冰球赛剪出了摇滚的节奏。女儿摔倒时慢镜头里的冰渣就像钻石的勋章,炸裂成生命力的狂欢——
每一帧都在喊:“疼痛?那是我活着的证据!”
所以,当全网都在骂‘鸡娃父母’,这部电影却让我们看见托举的另一种可能:刘中华的偏执,是对‘命运不公’的宣战;女儿的咬牙,是对‘生而残缺’的复仇。这不是家庭教育,是一场父女联手对抗世界的‘极限生存游戏’!



《不再退缩》最动人的地方,正在于它让“不退缩”从运动员的赛场精神,落地成了每个普通人都能触摸的生活态度。

无论是面对家庭裂痕的隐忍修复,还是在生存压力下对微光的执着,那些带着笨拙却坚定的挣扎,恰是平凡人生最真实的“励志注脚”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Archiver|手机版|关于我们

Copyright © 2001-2025, gonglubian.com.    Powered by 公路边|网站地图

GMT+8, 2025-8-13 22:42 , Processed in 0.151072 second(s), 28 queries .